顺利通过IATF1...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2021-10-01
从驾驶员眼睛发现障碍物到车辆停稳全过程可以细分为 反射时间,换脚时间(油门->刹车),踩踏时间,过渡时间,主要时间,如下:
Copyright: 《汽车工程手册5》
过渡时间是用于管路压力从0开始增加到最大压力所需时间,与主要时间相加就是制动时间,在制动时间中车辆行驶的距离为制动距离。
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制动距离并非从松开油门踏板或者碰到制动踏板开始计算的,而是从制动系统建压开始计算的。而停车距离是驾驶员开始反应到车辆完全停下的总距离。停车距离与制动距离的关系是前者包含后者,前者大于后者。
以上是针对题主问题的回答。
下面进行一点发散。
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停车距离越短,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越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小整车的停车距离呢?换句话说,如何减少上述的各种时间段呢?
1、制动时间
此时间长短是由基础制动能力+ABS+轮胎/路面附着条件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制动系统研发的主要目的是在成本、可靠性、法规等边界约束下,力求减少制动时间。
2、踩踏时间
此时间是用于消除踏板->助力器->主缸->摩擦片->制动盘这条传力链的物理间隙的,那么是否可以消除呢?
答案是不行,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间隙,踏板的任何抖动、驾驶员不小心轻轻碰到踏板等情况都会让制动系统工作,车辆会产生与驾驶员期望相反的动作,这明显是不行的。
研发工程师能做的事情是,在满足舒适性(踏板感)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此段时间。
关于踏板感进一步的描述可以看一下我这篇回答:
制动踏板力与踏板行程以及制动效果是怎样的关系?
3、神经反射时间、换脚时间
这两段时间完全由驾驶员的个性决定的,并不能通过工程手段提高,在传统非智能车辆(SAE Level0,见下图)上,这段时间的减少,需要靠驾驶员提升驾驶技能。
自动驾驶分级, BY SAE International J3016
在L1/L2级别甚至更高级别车辆中,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来代替人类驾驶员对整车进行控制,电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对应人类的神经反射时间)与切换时间(对应人类的换脚时间)非常短暂,停车距离中的非制动距离也能显著减少。
2021-10-01
2022-08-09
2022-08-22
2020-09-01
2019-12-01
2021-10-01
2022-05-06